28岁的珠珠(化名)近日因突发脑梗被送入苏州九龙医院。早在一个月前,她就常在吃饭时流口水,却并未在意。感冒发烧后,珠珠左手开始发麻,并迅速加重,短短几天竟连瓶盖都拧不开,家人这才紧急送医。经检查,她被确诊为“甲亢合并脑动脉闭塞性脑梗塞”。神经外科迅速制定方案并展开治疗,目前珠珠恢复良好,即将出院。
《柳叶刀》杂志曾发表报告称,1990至2010年间,全球20至64岁人群的中风发病率增加了25%,该年龄段患者占所有中风患者的近三分之一。苏州九龙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蒋栋毅介绍,年轻人脑梗的诱因多种多样,其中隐性基础病是重要原因之一。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并非老年人“专利”,许多年轻人因工作压力大、作息紊乱,导致血压、血糖、血脂悄然升高,却因症状不明显而忽视。

蒋栋毅查看患者恢复情况。通讯员 郑皓宇/摄
脑梗的早期症状往往隐匿,但并非无迹可寻。蒋栋毅指出,早期征兆通常包括:面部异常,如一侧嘴角歪斜、流口水;肢体无力,如手无法持物、下肢发软,甚至突然跌倒;视觉障碍,如视物模糊、重影,或视野突然缺损。此外,说话含糊不清,理解他人话语困难以及突发头晕呕吐等症状也需高度警觉,一旦出现上述症状,需及时前往医院检查。
“预防脑梗,年轻人需‘三管齐下’。”蒋栋毅建议,饮食上用蒸煮代替煎炸,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少喝含糖饮料。运动方面,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并避免久坐。同时饮酒要限量,男性每日饮酒量不超过25克酒精,女性不超过15克。他还建议40岁以下人群每2至5年查一次血脂,40岁以上每年查血脂、血压、血糖。有家族史、长期压力大或服用避孕药者,需增加心脏超声、颈动脉彩超等检查。若确诊高血压、糖尿病或高血脂,务必遵医嘱服药,切勿因“年轻”而抗拒治疗。
早期溶栓、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预后。蒋栋毅提醒,年轻人要关注身体信号,调整生活方式,别让年轻成为忽视健康的理由,一旦出现脑梗早期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