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3.jpg

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报道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爆单的“减脂套餐” ,先行的“三年控盐” 苏州是真想帮你“体重管理”
媒体出处:扬子晚报/紫牛新闻发布日期:2025-05-17

  随着人们对肥胖问题的认知和健康意识的提升,“体重管理”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2024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部门启动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活动。

  在这场覆盖14亿人的健康浪潮中,苏州作为一座地产美食丰富多样、居民生活水平较高的城市,“管住嘴”控制热量摄入、保持健康体重本非易事。然而,当市民为一顿苏州九龙医院食堂的18元减脂套餐而排起队,当苏大附儿院食堂三年内盐、糖使用量降低20%,当传统苏宴被营养公式重新定义……这些贴近生活的“苏式”创新实践,正通过一次次细微改变,沿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航标,稳步驶向全民健康的新蓝海。

  医院食堂变身“全民健康课堂”:苏州九龙医院的减脂餐为何半小时售罄?

  在苏州九龙医院的食堂窗口前,一份面向广大市民的18元“减脂套餐”销售火爆——5月12日开设至今,每天11点开餐不到半小时,50余份“减脂套餐”便告罄,甚至有人通过骑手跨区代购。这并非一场短暂的消费热潮,而是苏州将“健康中国”战略转化为市民餐桌具体实践的缩影,是健康理念的普惠传递。

苏州九龙医院食堂“轻食”窗口

  “少油少盐≠寡淡无味,关键在科学配比,从‘凭感觉吃’到‘按克计算’!”苏州九龙医院营养科副主任范群斌指着医院公众号上的食谱参数介绍,正在售卖每份套餐热量严格控制在400-500大卡,去皮鸡腿、紫薯杂粮饭与高纤维蔬菜的18元套餐组合,精准匹配《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黄金比例。22元的升级套餐中,白灼虾增至8只,虾仁分量精确到克——既满足蛋白质需求,又避免过量摄入。菜单每周更新,三色鸡丁、剁椒鱼块等菜品既保留美食原本的风味,又载入健康公式。市民张先生的反馈道破本质:“吃完不像以前很容易饿,身体知道什么是恰到好处的能量。”

医院公众号上每餐营养成分明细

  数据透明化是这场健康饮食行动的核心,医院公众号公开食谱参数,扫码即可查看每餐热量、膳食纤维含量及三大营养素配比,也鼓励市民“在家复制科学餐盘”。“食堂卖的不单单是减脂餐,更是可量化的健康观。我们希望市民通过一顿饭,理解如何搭配一日三餐。”范群斌坦言。

  “不少市民来现场买‘减脂套餐’时加了我微信,让我帮他们预留,第二天过来买单取餐,市民还自发形成‘健康社群’。”食堂经理胡雪倩表示,现如今,从最初的50份到如今的80份“减脂套餐”仍供不应求的现状,他们选择“克制扩产”,这不是饥饿营销,而是为不让效率稀释科学,不让规模冲淡责任,把食品质量放在首位。“我们已经申请招募2名食堂员工,明天就对他们进行面试与考核!”胡雪倩说。

  当一份减脂餐的配方能通过公众号精准复刻,当食堂的运营模式可拆解为“数据透明+科学配比+市民共治”,苏州九龙医院的食堂窗口提供了一套可复制的健康管理经验。

  在这其中,没有高不可攀的技术壁垒,只有对民生需求的真诚回应,以及对“健康中国”最朴素的实践。

  节气美食里的健康算力,医疗创新中的民生解法

  从苏州九龙医院的“数据化餐盘”到高校食堂的“营养盲盒”,从苏式养生智慧到现代医学的精准干预,苏州的健康治理始终贯穿着一条清晰逻辑:让科学可感,让健康可及。

  在苏州构建的健康治理生态中,专业人才培育与城市文化赋能正在形成新的战略支点。一个月前,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季晶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上明确提出,苏州培养了6万多名体育指导员、公共营养师、健康管理师来指导广大市民科学运动;并将推出江南水乡运动地图、开发苏式营养餐谱,联合学校开展校园营养午餐计划,推出“二十四节气养生宴”“低糖苏宴菜谱”等,探索城市文化与健康生活深度结合。

4月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苏州召开新闻发布会

  医院作为社会治理的“毛细血管”,正在泵动城市健康的强健脉搏。如今的苏州,紧扣“防在治前,养在防先”理念,织就城市健康脉络。医疗机构、教育系统、社区网格立体化协同赋能体重管理,将健康中国战略转化为可感知的民生服务。苏州正构建“监测-评估-干预”闭环体系,依托全市6万名健康指导员队伍和创新医疗实践,实现从重点人群到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覆盖。深化科学健康膳食观念与运动处方试点,推动中医“治未病”理念与现代营养学融合创新!这种浸润式健康服务模式,旨在让每个市民都能在苏式生活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健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