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jpg

首页 > 科室动态
为何青少年儿童最易患扁桃体炎?
2014-12-29

 

        原因一:营养不良、佝偻病、消化不良、平时缺乏锻炼,以及有过敏体质的小儿,因身体防御能力减低,容易发生扁桃体炎。
  原因二:小儿由于身体抵抗力低,加上受凉感冒,就会使扁桃体抵抗细菌的能力减弱,从而导致口腔、咽部、鼻腔以及外界的细菌侵入扁桃体、发生炎症。
  原因三:忽略了各种蔬菜等清淡食品的摄取,从而造成小儿营养不良。这样不但损伤了脾胃的正常功能,而且还会造成胃火内炽,这种体质的小儿,很容易造成扁桃体炎的发生。
扁桃体炎治疗不当可对孩子造成终生性损伤
  约41%的患儿会出现炎症向周围扩散的情况。此时患儿最容易出现扁桃体周围脓肿等症状,这个时候多半会导致孩子出现有吞咽困难的情况。除此之外,炎症还有可能会向上蔓延导致急性中耳炎、鼻炎、鼻窦炎等症状;或向下蔓延导致幼儿出现有急性喉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症状。
  约53%的患儿家长会发现孩子比同龄小孩子瘦小。多数家长认为孩子只是发育得比较晚,殊不知长期反复的扁桃体炎不仅会让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幼儿进食缓慢营养不足导致孩子瘦小,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孩子的语言发育,出现有说话含糊、吐字不清的情况。
  约67%的患儿会出睡觉打呼噜的情况。扁桃体炎引起上呼吸道阻塞,从而造成孩子睡觉时打鼾(打呼噜),这种情况绝不是孩子睡得香的表现,当家要引起重视。如果症状严重的话,还有可能会导致孩子有憋气缺氧的现象。
  约14%的患儿因并发症损伤终生。由于五官相通,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可诱发全身性感染 ,形成慢性病灶,对于一些体质虚弱的患儿尤其是患有急性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等症状的孩子,扁桃体肿大可能会成为孩子的催命符。
  扁桃体炎对于幼儿所造成的危害非常多也非常大,因此提醒各位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提高孩子的自身免疫力以及抵抗力,以此来预防扁桃体炎。如一旦发现症状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
        扁桃体炎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咽喉疾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一般儿童比较多发。很多患者在经过多次治疗反复发作的窘境之后不禁要问扁桃体炎到底应该怎么治?最佳治疗方法是什么?
扁桃体总是发炎是否一定要切除?
  我们从200名扁桃体炎患者中调查发现,有63%的患者认为扁桃体总是反反复复的发炎,还不如直接切除算了。事实上,扁桃体是一种淋巴器官,对成人而言,若总是发炎不妨把扁桃体切除,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对于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儿童一定要慎重,能不切则最好不要切。
  扁桃体是孩子上呼吸道感染的第一道防御门户,起到一定的抗病作用,这种功能在儿童时期比较明显,同时还具有防御疾病的重要功能,如果不是病灶性扁桃体或没有出现局部性的功能障碍,建议孩子5岁之前,不要轻易地摘除扁桃体。现在欧美等国采用的超微创技术可以实现保留孩子扁桃体免疫功能、不损伤正常组织的同时有效治好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的最佳治疗方法
  目前针对扁桃体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切除、超微创治疗几种,具体采用哪种方法最好是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来决定,尤其是儿童患者。
  超微创治疗技术           【患者选择率:85%专家推荐率:98%】
  超微创技术(“美国杰西认证DNR低温等离子技术”)是国内外耳鼻喉专家一致推荐目前治疗扁桃体最好的技术,它以对患者创伤微小、痛苦小,安全性高,恢复快速等特点得到了众多医生的推荐。该疗法是在咽部内窥镜清晰的视野下,精准定位细微病变,清除病灶,在减少组织损伤的同时不伤及正常的粘膜组织,确保了扁桃体炎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尤其适合儿童患者,是业内专家公认的扁桃体炎最佳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              【患者选择率:19%专家推荐率:22%】
  一般情况下当扁桃体出现2度以上肿么或1年内反复发作4次及以上者就应该考虑是否需要进行手术切除了。以前手术多采用扁桃体挤切术的方式,是在表面麻醉或全麻的状态下医生将扁桃体推离喉后部,然后切除。
  这种治疗方式最大的缺陷在于:术中视野差,凭医生经验施治,出血量比较大、侵透度强、对正常组织有损伤;术后切口无需缝合、伤口愈合慢、易感染,安全性较差;因伤口下方肌肉暴露在唾液中,因此术后1~2周内疼痛感较强。